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要闻信息

辽宁营口 赴一场和候鸟的浪漫之约

来源:辽沈晚报营口时刻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28

【字号:

分享:

来源:营口日报

聚焦东经122度,北纬40度。

这里是营口的(东滩)鸟浪广场。

每年的4—5月之间,这里被远程迁徙的候鸟选定为补充体能的“驿站”。在近1个月的时间内,数以百万计的候鸟在近海滩涂休憩、觅食。海潮起起落落,它们或成群结队在空中翱翔,或三五个群落一起在天水之间追逐嬉戏。各类海产品丰富的近海滩涂是它们最理想的觅食与休憩场所,蓝天和大海成为它们肆意挥洒身姿的恢弘舞台。

春风有信,候鸟有情。年年选择在营口近海滩涂修整的候鸟用庞大的群体,为给予它们滋养和保护的营口人送上“鸟浪”奇观。连续多年的宣传推介,令营口的鸟浪声名远播。

今天,辽宁营口迎来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鸟类专业保护人士和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的从业人员,他们带着“长枪短炮”,从四面八方向营口集聚。他们要在这里捕捉最珍贵的“鸟浪”奇观,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图景用摄影作品传递给全国乃至全世界。他们带着新奇和期盼来到这里,赴一场和候鸟的浪漫约会。

惊鸿照水

幻化壮观鸟浪

营口市地处渤海湾北端,大辽河入海口,为国际候鸟8条迁徙通道之一和重要驿站。

4月,成千上万只候鸟在营口的东滩上空有序飞翔,幻化出不同的形状和姿态:或如流沙从天空倾泻而下,或云雾状轻轻撒入海滩,或如魔法棒尾端的点点星辉在隐入海水深处时留下洒脱剪影,或如仙女扬起的水袖柔美转换跳跃欢腾……而它们最常表现的是随大海涨潮的波浪跌宕起伏在海面、滩涂上,场景浩渺壮观。凡此种种演绎,被誉为鸟浪奇观。

3月20日,阴,海风格外劲猛。营口市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市林草局)负责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的刘莎正在鸟浪广场进行志愿服务。她向记者介绍说:“营口海岸分布着浅水、滩涂、湿地,每年春秋季吸引数以百万计的候鸟在大辽河入海口处停歇、觅食。这里,有对鹬鸟极为重要的淤泥质滩涂(这样的滩涂全球大概只有十几处,中国黄、渤海地区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处),水产品丰富,有鹬鸟喜欢吃的小鱼小虾、海蚯蚓、小泥溜、小蟹等。潮水的涨落,更便利鸟儿在泥滩上觅食。”

这些候鸟从澳大利亚飞到营口,经历了千辛万苦,饥肠辘辘的它们要在此补充体能,恢复体力。当体内积蓄了厚厚的脂肪后,一小部分鹬鸟留下来交配、产卵、孵化、繁育后代,大部分继续开始后半段大约5000多公里的前往西伯利亚的漫长旅程。

到了9—10月份,成年鹬鸟们携家带口,从西伯利亚返回到澳大利亚过冬。经过渤海湾时,将再次在此停留,继续呈现鹬鸟迁徙的壮观场面。

据《辽宁营口滨海湿地水鸟监测》显示:根据2016—2021年连续6年对营口滨海湿地水鸟的调查,共记录到5目9科44种候鸟。其中,雁形目1科5种,鸊鷉目1科2种,鹤形目1科1种,鸻形目5科34种,鹈形目1科2种。主要品种有黑尾塍鹬、杓鹬、反嘴鹬、翘嘴鹬,大滨鹬,还有能变换组成阵型的黑腹滨鹬、红腹滨鹬、弯嘴滨鹬、灰斑鸻、环颈鸻等多种鹬鸻类候鸟。数量庞大的候鸟,造就了营口独特的鸟浪奇观。

营口市林草局相关工作负责人刘林描述说:“每天早晚,特别是潮水上涨时,鸟儿们聚集在辽河口上空成群结队地飞行,展现出各种变幻莫测的队形,像海浪翻滚奔腾,似海水潮涨潮落。这种不断变换翻飞的场面,老百姓送了它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鸟浪’。每当潮水上涨,惊扰了觅食的候鸟,这些鸟儿就会起飞,形成气势恢弘、漫天飞舞的场景。”

更为特别的,当属营口是中国少数能看到夕阳坠海的城市之一。到了傍晚,如赶上好天气,再碰上农历初一、十五前后的天文大潮,就能看到鸟儿在滩涂尽情翻飞的情景,加之辉煌落日的映衬,如诗如画的场面让人倍感震撼。观鸟者、拍鸟人无不为这大自然的美景发出阵阵惊叹。

近几年,沈阳、大连、鞍山、锦州、盘锦、北京等城市,以及吉林、黑龙江、河北、浙江等地的众多摄影爱好者纷纷前来营口,用镜头留下了大辽河鸟浪滚滚的一幕幕美好瞬间。

守住城市“绿肺”

为城市空间留白

作为鸟浪守护者,刘莎说:“营口能吸引这么多候鸟来聚居休憩,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市在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守住了城市‘绿肺’,保留下了14978.35公顷(22.47万亩)的湿地,其中包括沼泽草地、沿海滩涂和内陆滩涂。大面积的原生态湿地,为鸟类栖息提供了天然的食材牧场。”

近年来,营口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最大限度地保护沿海滩涂,为城市发展保留下珍贵的原生态湿地保护区域,为城市空间规划留白。

营口市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科负责人介绍:“目前,营口市已经将鸟类迁徙线路和落脚点及斑海豹洄游通道划定保护红线,明确提出:营口将在加强现有湿地保护工作的同时,稳步提高湿地保护面积和保护率,严禁大规模商业开发,只允许有限的人为活动。”

营口市林草局于2018年底机构改革时,增加了野生动植物管理职责。不但强化了专业队伍建设,还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体制机制。

为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我市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充实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机构和队伍,确保执法力量与执法任务相适应。为完善执法队伍建设,近两年我市举办了6次网络执法教育专项培训,使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对湿地和候鸟的保护,引起了全市人民的高度关注。营口市人大常委会、政协营口市委员会等部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对湿地保护工作进行视察、开展调研。

营口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文斌说:“近年来,市政协委员围绕‘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议题,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2018年至今,共提交提案十余件,有力推动了我市不断加大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使湿地生态功能不断得到提升。”

据了解,2019年,营口市政协将《关于保护“鸟飞湿地”壮大“鸟浪奇观”的建议》作为重点提案进行督办。市政协委员苑庆民、王秀兰等联名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保护鸟浪奇观亟需“动真格”“出重拳”》,得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随之展开了相关环境修复工作,强化了近海滩涂等区域自然环境的保护管理。

营口市公共设施维护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等单位主动作为,积极开展保护生态文明的志愿服务活动,最大限度地为保护湿地做贡献。

4月24日,营口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市自来水公司第六净水厂工人欧世宇救治了一只白顶骨鸡。他说:“近几年,营口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的种类也多起来,以前没见过的候鸟也有留在营口栖居的现象。此外,百姓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也在加强,每年我们都会接到很多群众电话,和他们一起对野生动物开展救治工作。”

营口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高殿营介绍说:“近年来,协会配合市林草局开展湿地及候鸟保护工作,组织志愿者进行‘护飞’行动,对受伤的飞鸟实施救治。目前,随着大量候鸟迁徙,平均每周,对受伤鸟类的救治达到4次左右。”

据了解,每年候鸟迁徙季,1000余名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都会到沿海滩涂、湿地广场等地,开展宣传和对野生动物的救治活动,成为保护湿地和候鸟的一支重要力量。

给候鸟安个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大对湿地保护力度的同时,我市还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为了给候鸟一个适合的饮水环境,我市在西炮台湿地公园引入1300平方米的淡水水面,满足附近候鸟和各种野生动物饮水需求。每年进入结冰期或取食困难期,市林草局相关部门定时为候鸟洒食,让它们度过捕食困难期。

近年来,营口市按照鸟类集中分布地、迁徙觅食地组织监测人员实行动态监测,开展定期巡察观测。对栖息的重点区域,包括湿地、滩涂、盐田,辽河入海口等地点,采取固定路线、固定点位的观测。

刘莎介绍说:“对我市的越冬候鸟进行重点观测的地点,集中在辽河造纸厂流域。2015年,经国家林草局批准,我们建立了大石桥官屯夜鹭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夜鹭栖息繁殖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区采取封山育林,在人畜干扰严重的地段设立围栏、宣传牌,对动物饮水地点进行巡护等措施,以有效保护区域内的野生动物。”

2021年3月,营口市政府协调中天企业,在东滩建设鸟浪广场,当年4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同年,营口市建立了营口市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由林草、公安、市场监管、海关等18个部门组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林草局,形成联合研判、监测、防控、执法、保护等工作合力,有效推动我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为了给鸟类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营口市林草局每年都组织力量,对野生动物重要分布地、集群活动地及候鸟繁殖地等进行排查。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制定了执法检查行动方案,开展执法检查行动,依法依规严肃查处非法经营交易野生鸟类的经营场所及交易活动。

据统计,2021年至今,他们共开展30余次集中打击非法猎捕、出售、收购野生鸟类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其中12次为联合执法检查专项行动,解救并放飞各类野生鸟类200余只,对3起网上野生动物交易案件进行了行政处罚。

在日常保护基础上,各相关部门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契机,开展多种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市民爱护野生动物及生态保护的意识,为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及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普及,营造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浓厚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鲜花盛开的季节,营口摆出优雅的姿态,欢迎远方归来的候鸟赴一场浪漫盛典,在城市文明发展历程中留下一张最美剪影。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