喙核桃果实 徐永福摄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价值,保护极小种群有助于延缓物种灭绝、维护生态平衡、保存资源、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是一项全民性保护行动。中国绿色时报社与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从3月25日起,联合推出《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图鉴》专题,系统集中介绍我国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品貌特征及生存现状,以期引起全社会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共同关注,加强科学拯救保护。
喙核桃
保护等级:国家二级
濒危等级:易危
致危因素:自身繁殖能力弱,人为干扰大
性状特征:喙核桃是胡桃科喙核桃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皮灰白色至灰褐色;小叶对生,革质,全缘,叶正面深绿色,叶背面淡绿色,叶片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雄性葇荑花序,雌性穗状花序直立;果实球状或卵状椭圆形,外表面黑褐色,有灰黄褐色皮孔,果核球形或卵球形。
胡桃是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博望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物种,最早记载于《博物志》中:“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到了西晋永嘉后,后赵开国皇帝石勒讳胡尤峻,改胡桃为核桃。胡桃科共8属约60种,我国分布有7属27种1变种。
在我国众多的胡桃科品种里,有一种核桃,形态奇特,果实犹如鸟嘴的喙,它就是喙核桃。
喙核桃是胡桃科单种属珍稀物种,仅有1种,为新生代第三纪孑遗植物,对胡桃科系统发育和区系分布研究有着较为重要的科学价值。但喙核桃分布区域狭窄,仅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石灰岩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山地常绿阔叶林中。近些年由于人为干扰,常绿阔叶林遭受大面积破坏,林地环境恶化,导致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加之喙核桃自身繁殖能力低,大树多年不结果,或所结果实自然萌发困难,更新幼苗幼树过少。目前喙核桃种群资源量仅为300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