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青梅 潘博摄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价值,保护极小种群有助于延缓物种灭绝、维护生态平衡、保存资源、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是一项全民性保护行动。中国绿色时报社与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从3月25日起,联合推出《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图鉴》专题,系统集中介绍我国部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品貌特征及生存现状,以期引起全社会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共同关注,加强科学拯救保护。
广西青梅蒴果青色近球形,宿存花萼红色扩大成翅,红绿搭配相映成趣 刘冰摄
广西青梅
保护等级:国家一级
濒危等级:极危
致危因素:种群数量少、繁育周期长
性状特征:广西青梅是龙脑香科青梅属大乔木,树高约20米;小枝有星状毛;叶片革质,网状脉明显,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为圆形或楔形,两面均有突起,叶柄密被灰黄色短毛;圆锥花序顶生,花瓣白色,有时为淡黄色或淡红色,芳香,呈长圆形,密生短毛;果实为青色球形;5—6月花期,8—9月果期。
广西青梅是广西新发现的中国特有种。作为典型的热带树种,其研究对中国热带区系植物分布、季雨林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分析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广西青梅仅见于我国广西那坡县南部六韶山海拔500—600米的沟谷中,野生种群极其稀少,现仅存1株母树,且每2—3年开花结实一次,繁育周期长,自然繁殖能力受限。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人为砍伐、栖息地破坏等,使得广西青梅如风中残烛般岌岌可危。
值得庆幸的是,广西青梅被收录在《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中,并在广西植物研究所开展了迁地保护。2021年9月,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将广西青梅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调升为一级。